在石家庄市赞皇县蜜蜂谷里,一排排蜂箱裹着保温毡,乍看平平无奇,掀开一角竟藏着“黑科技”。
长城新媒体记者贾宏博:“朋友们,有没有观察到这处的蜂箱跟别的蜂箱不太一样呢,包括它后身有很多的数据线在里边,那这个蜂箱有何独特之处呢?”
河北蕊源蜂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岳森:“这个其实是我们今年跟中国农科院蜜蜂所搞的一个科研(项目)。通过这个数据采集器,能把蜂窝里边的温度、湿度、噪声、重量给它采集出来,对咱们太行山区蜜蜂养殖提供一些数据支撑,只有让蜜蜂安安全全地度过越冬期,在明年花开的时候,我们养蜂人才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要知道,以前赞皇蜂农靠简陋树洞蜂箱“单打独斗”,蜂蜜品质不均、卖不上价。2010年放弃城市工作返乡的新农人王岳森,带着“科技养蜂”的想法,淘汰旧蜂箱搞分区标准化改造,还建了中蜂种蜂繁育场。如今再添智能监测,蜜蜂的“居住体验”直线升级。这些变化,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当地蜂农。
石家庄市赞皇县蜂农韩海辰:“咱们这个场地有120多箱蜂,一箱蜂年产80斤蜜,一箱蜂能有3000多块钱,刨去成本,(蜂农)一年收入有10多万元,这是一个甜蜜的事业。”
现在赞皇11个乡镇150个村都扎进了“甜蜜产业”,年产蜂蜜3800吨,产值达1亿元。从传统养蜂到智能管护,从单一卖蜜到多元产品,新农人的巧思让太行山下的小蜜蜂,成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蜂”!要不要来赞皇,尝尝这份科技加持的太行甜?
文案:贾宏博
拍摄:李佳琦
配音:贾宏博
海报:吴苗苗
制作:吴苗苗
赞皇小蜜蜂,酿出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