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塞钢:铁杆友谊 双向奔赴
来源: 长城网  
2025-04-29 12:08: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段维佳 杨蕾 武萌 通讯员 余天门)“希望你们继续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热情投身钢厂运营和发展,为促进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中塞铁杆友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4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复信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勉励他们为中塞友谊作出新贡献。

  双向奔赴,让铁杆友谊再赓续。

  2016年,河钢集团收购斯梅戴雷沃钢厂,成立了河钢塞钢,9人的中方管理团队扎根异国他乡,与5000多名当地员工齐心协力,让这座百年钢厂从困境中迎来新生。此后,河钢塞钢持续保持稳健发展,4年蝉联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管理团队和钢厂职工携手并进,用实际行动增进中塞铁杆友谊,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焕发新光彩。 

座谈会现场。

  4月27日,河钢集团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河钢塞钢职工复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河钢塞钢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等回顾总结实践成果,深入探讨推进河钢塞钢更好发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让全体河钢人无比激动、倍感温暖、备受鼓舞。”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键表示,河钢将全力做好河钢塞钢经营发展工作,立足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河钢集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不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自中国的希望,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我想对习主席的支持和回信再次表达最深切的谢意:您是让我们梦想成真的人。”在座谈会现场,河钢塞钢转炉生产准备副主管武莱塔·米洛什诚挚地说。

河钢塞钢厂区。

  “救活一座厂,改变一座城,造福老百姓”成为塞尔维亚家喻户晓的故事。如今,钢厂经营发展取得新成效,职工的工作岗位得到保障,数千家庭享受平静幸福生活。2024年,河钢塞钢实现销售收入超7亿欧元,为塞尔维亚政府创汇超5亿欧元。

  钢厂职工是中塞友好合作的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河钢集团接手钢厂后扭亏为盈,我们看到了发展的潜力,特别是家乡人们生活的改善,大家整体精神面貌显著提升。我们愿意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创造美好未来。”河钢塞钢高炉及板坯仓库副主管杜尚・科斯蒂奇说。

  “我们目前有72个团队在各业务领域全面推进,包括环境、安全、生产效率等方面,旨在促进钢厂良好的运营发展。”河钢塞钢持续改善部协调员兼分析师拉登卡・米哈伊洛维奇表示,虽然实现设定的目标任重道远,但我们一定会通过努力完成使命。

河钢塞钢镀锡生产线。

  “一年来,我们在市场开拓、战略原材料采购以及技术指标的优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介绍。

  在采购端,通过增加与中国市场价格联动的采购条款,使得平均焦炭采购价格相比欧洲市场降低20欧元/吨以上。在成本端,通过强化技术降本等措施,关键技术指标得到较大改善,炼铁燃料比同比下降23公斤/吨铁,炼钢钢铁料消耗同比下降5公斤/吨钢。在市场端,积极推动营销模式创新,动态调整月销售计划、市场份额和产品比例,保证效益最大化。2024年,镀锡产品售价达到1280欧元/吨,产品直销比例100%。

河钢塞钢职工合影。

  河钢集团和贝尔格莱德大学以联合实验室为基础,共同申报的“中国—塞尔维亚钢铁绿色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批准。一年来,聚焦河钢塞钢产线,联合实验室重点推进了“热轧产品平直度研究与优化项目”等合作课题,促进河钢塞钢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尺素传情深,片箴寄心长。中塞两国铁杆友谊,心越靠越近,路越走越宽。

  “总书记的复信让我们干劲更足,我们将继续带领塞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前行,擦亮河钢塞钢这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色名片。”宋嗣海说。

关键词
责任编辑:杨建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