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钢板桩的中国力量——“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
来源: 河北日报  
2025-09-21 10:20:53
分享:

  9月2日,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型钢二厂钢板桩生产车间,员工正在检测钢板桩产品。本报记者 李巍摄

  一条条长度超过百米、烧得通红的“火龙”在轧机上呼啸而过……9月2日,在津西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津西集团”)旗下的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西股份”)热轧钢板桩车间,型钢二厂厂长王树伟紧盯着每个关键生产环节。这批产品,将用在国家大型水利枢纽马鞍山姑溪河当涂闸枢纽工程上。

  如今,津西集团已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钢板桩生产企业。津西股份董事长韩力说:“今年上半年,我们的热轧钢板桩销量达到44.6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25%,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

  钢板桩是一种边缘带有锁扣、可联锁组合的结构型材,通过机械嵌合形成连续严密的挡水或挡土墙体,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交通基建、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对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然而,20多年前,国内重大工程所需的高端钢板桩,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价格高昂。一吨进口钢板桩,价格一度高达1万多元。

  国内企业真的干不了吗?津西集团不信这个邪。

  2013年,该集团在大H型钢生产线上进行技改攻关,在借鉴、吸收、消化、提升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钢板桩断面形状复杂、锁扣成型和尺寸控制难等难点,认真分析钢板桩性能及使用要求,实现突破。同年7月,津西热轧钢板桩轧制成功,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热轧钢板桩轧制成功了。但是,这条生产线同时承担着大H型钢与钢板桩两类不同产品的生产任务,作业效率低。如果能上一条专用的钢板桩生产线,更有利于企业实现低成本、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2017年初,津西集团了解到,欧洲一家拥有钢板桩技术的钢企倒闭了。能否买下他们的设备?抱着一线希望,津西集团董事长韩敬远带领团队来到这家企业考察,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设备陈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买,还是不买?他们商议到第二天凌晨,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但这套设备的技术路线还是给了他们新灵感。津西集团多次召集技术骨干,商议出一套串列式的全新生产线设计方案。之后,他们投资15亿元,下决心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国内首条全国产化的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生产线。

  国内首条,意味着在国内无成熟经验可循。

  津西集团深入研究德国及卢森堡等地的先进技术,与天津一家公司合作,首创钢板桩串列式半连续轧制工艺,合作开发出国内最大万能轧机等关键设备,并突破技术瓶颈,制造出改良版的钢板桩生产设备。

  设备有了,生产技术亟待提高。

  钢板桩产品的工艺设计复杂,轧制难度大。在津西集团产品展览厅,记者见到了各种形状的钢板桩,边缘带着弯弯的锁扣。“这看似不起眼的锁扣,不知道难住了多少钢厂。”王树伟解释,生产中稍有差池,都会导致锁扣变形。而一旦锁扣变形,钢板桩无法紧密咬合,就起不到挡水、挡沙效果,如同废品。

  为提高工艺设计能力,津西集团引入欧洲专家团队,专门为他们研发钢板桩孔型。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初,该产线正式投产,具备生产400毫米—900毫米U型钢板桩、500毫米—850毫米Z型钢板桩和腹板宽度达1100毫米超大、超重、超厚规格H型钢的全系列大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这样的生产线,当时国内只有这一条,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产品是否过硬,还需要通过一个个重大工程项目的检验。此时,津西集团等待着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2017年12月21日,深中通道深圳端的东人工岛开建,项目方原打算采用进口钢板桩。津西集团主动出击,力邀项目方来公司现场参观考察。2018年3月,在项目方的见证下,集团在海边进行了为期15天的打桩试验,拿自己生产的钢板桩与进口钢板桩反复对比,结果证明,津西钢板桩的抗弯、抗裂、挡水性能优异,价格还便宜。最终,津西钢板桩胜出。

  深中通道的订单,是津西集团接到的国内钢板桩第一个大单。好消息令人振奋,但压力也随之而来。项目方要求生产33米长、750毫米宽的热轧钢板桩,规格之大、轧制难度之高,前所未有。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津西集团从设计、研发、生产部门抽调精兵强将,修改孔型、重新设定参数、反复调整轧辊角度、加入下压装置……终于,在拿下订单的3个月后,试轧成功。

  “如此大规格的热轧钢板桩,应用效果怎么样?”1个月后,津西股份销售公司副经理张金辉带着疑问,走进工程现场。在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临时堰筑段,千余根33米长的津西热轧钢板桩紧密相连,在海上形成一个坚固的环形屏障,挡住了泥沙和海水。现场施工人员纷纷竖起大拇指:“津西钢铁的热轧钢板桩,桩体厚重、锁扣紧密,称得上是‘定海神桩’!”这时,张金辉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定海神桩”的美名,从此在业界传开。

  “只有干别人干不了的,我们才能站上行业制高点,才能掌握主动权。”张金辉说。

  为推动热轧钢板桩在国内应用,2023年,津西集团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技发展中心指导下,联合上下游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全国热轧钢板桩应用技术推广工作组”,目前已吸引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等46家会员企业“入组”,实现了国内热轧钢板桩在水运领域作为永久结构应用的突破。

  今年,津西集团在上海成立“津西全球技术解决方案中心”,通过EVI(材料制造商介入下游用户的早期研发阶段)模式,将宽幅热轧钢板桩用在了吉林松花江围堰工程、安徽航道船闸工程等项目上,成为这些工程项目的永久结构。

  越来越多的重大工程,有了津西钢板桩的支撑:在杭州钱塘江大桥项目中,抵挡住高达9米的钱塘潮冲击;在苏锡常南部通道太湖隧道项目中,以其优异止水效果保障了中国最长水下隧道的建设;在宿连航道一期河道护岸工程中,展现出免开挖、免截流、免养护、造价低、工期快的优点。目前,津西热轧钢板桩远销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具备U型和Z型两大系列30余个规格11个钢种。特别是Z型钢板桩,因非对称轧制,技术难度高,全球仅有4家企业能够生产。

  做专钢铁主业,做长产业链,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产品。当前,津西集团正在加快实施“专长高”战略,以绿色型钢钢板桩及新能源软磁材料为核心拳头产品,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做精做强,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将全力打造全球顶尖的钢板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为全球工程客户提供‘材料+设计+施工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韩敬远说。

关键词
责任编辑:杨建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