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乔娅 白亚军
中药材辨识、采样、标本制作……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400多名师生来到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科研教学活动。
“这个是鸡头黄精,这个是鬼箭羽,平山县环境好,林草资源丰富,每走几步就能发现很多中药材。”北京中医药大学(平山)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王辉娜介绍说。
平山县是山区大县、林业大县,林木绿化率达68%,植物资源涵盖80科273属432种。基于良好的植被和丰富的水资源,201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筹建于此。
王辉娜告诉记者,这几年,基地还吸引了河北中医药大学、陕西医科大学等学校的师生前来开展教学活动,每年累计接待师生5000余人次。
平山县凭借丰富的林草资源,每年吸引数千名师生来此开展中草药科研教学活动。
除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年,平山县借助森林资源优势,以“村集体规划+合作社”的模式,还联合河北美术学院建成了营盘山美院写生创业孵化基地、西大地村太行水乡、腔子村云溪湾康养、东枣园村原生态风景区等重点发展项目,积极推进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效加快了林权流转,放活了林地经营权。
平山县林业局党组成员高春红告诉记者,平山县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推进“林业+旅游+康养”融合发展,全县开发旅游景区40余处、列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2个,经营林地总面积达44.1万亩。
与此同时,平山县还通过“林地变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有分红”的合作运行机制,支持“林业+农业园区”产业发展,开展特色养殖、林菌、林药等规模经营。全县30多个农业园区参与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五统一”服务体系,带动农户增收。
作为林业大县的平山县,林木绿化率达68%。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白亚军 摄
这些年,平山县通过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打出了“三权分置”改革组合拳,也让绿水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幸福“靠山”。贾永平是平山县蛟潭庄镇蹅马村村民,以前靠跑大车运输为生。“现在不光把林地流转出去可以获得租金,越来越多的师生和游客来到这里,增加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我也开起了农家乐,不用常年在外,守着老人孩子收入也不比以前少。”他笑着说。
贾永平家的改变是平山县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平山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带动作用,敬业旅游区流转林地约4.7万亩,直接带动本地居民就业4000余人;红地坡园区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近400户,通过分红+租金+薪金方式,人均年增收约3.5万元。
山林得绿,林农得利。如今随着一系列林业改革举措的加快落地,不光激发了林业潜力活力,还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