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创新 赋能产业③丨机器师傅装幕墙
来源: 长城网  
2025-08-26 15:35:00
分享:

  日前,在位于石家庄的建工智能装备基地,一台饰面机器人伸出机械臂,将一块重达500斤的巨型幕墙玻璃稳稳抓起、提升,并安装固定在金属边框中,动作流畅精准。它的出现让传统高度依赖人工的幕墙安装作业迎来智能革命。

  在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专项资金的强力支持下,河北建工集团与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先进装备研究院协同攻关,将真实的建设场景转化为创新“试验田”,研发出破解行业痛点的“超级工匠”。

image.png

技术人员调试饰面机器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代姣 摄

  “这台机器人,不光举得动、‘拿’得稳,而且它还能‘看’得清、对得准。”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工智能装配现场负责人崔博涛介绍,该设备最大负载能力达900斤,可轻松完成8米高度的安装任务,单块最大尺寸2.5米×4米的幕墙安装平均仅需4分半钟。更重要的是其远超人工的精准度——搭载先进的3D视觉系统如同“透视眼”,能穿透石材、金属板等厚重板材,快速扫描识别墙面基准线、预埋件位置及障碍物,可实现毫米级定位,多次执行同一安装动作误差不超过0.5毫米。

  不仅有好“眼神”,机器人还有灵巧的“手”——末端高精度力传感器能敏锐感知幕墙与墙面接触时的细微力道变化。依托智能算法实时微调机械臂动作,引导幕墙贴合墙面或滑入卡槽,避免硬碰硬造成损坏或安装不到位。

  “过去安装一块这样的重型幕墙,往往需要5到10名工人协同配合,不仅劳动强度巨大,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也如影随形。”崔博涛说,如今,只需1名工人指挥1台机器人,即可安全高效地完成原本繁重的体力劳动,采用机器人施工后,整体作业效率提升超过50%。

image.png

饰面机器人安装玻璃幕墙。

  “用工难、用工贵、安全风险高、效率瓶颈和质量精度不足,是长期困扰建筑幕墙安装行业的共性难题。”崔博涛称,在专项资金的精准“滴灌”下,企业主动开放多年积累的核心工艺工法数据和真实复杂的施工场景,成为吸引创新资源的强磁场。通过引入先进机器人技术,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作业安全性和效率,加速了技术落地验证与迭代,更为行业未来大规模应用建筑机器人、实现建造方式智能化转型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构建生态。

  技术合作方——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先进装备研究院技术团队也在施工现场复杂的真实场景中获取了海量数据,驱动团队在机器人智能感知、人机协作控制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让论文和专利加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开放场景为科研成果提供了宝贵的‘中试基地’,极大缩短了从实验室到工地的距离。”天津河工大先进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靖雯说。

  产学研的深度碰撞结出硕果:该项目技术成果被评为2024年度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机器人智能感知、人机协作控制等技术在场景中进行了创新性集成应用,并在省内多个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

  企业出题、高校院所解题、政府助力,协同创新模式驱动技术加速落地。通过专项资金撬动场景开放,河北正着力构建“需求挖掘-技术攻关-应用迭代”的完整创新生态链,不仅有效解决了行业当下痛点,更重要的是,它正在重塑建造方式,推动行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

  文  字:李代姣

  编  导:李代姣

  出  镜:张荣鹏

  摄  像:白亚军

  后  期:白亚军

  鸣  谢: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关键词
应用场景 机器人 智能装备
责任编辑:李代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