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刘朋朋 摄
11月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统计局专场,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河北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十四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表示。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这五年来,河北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24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36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8.4%,比2020年提高0.7个百分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9家,增长2.8倍,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长3.1倍。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电子元件产量49.8亿只,比2020年增长97.2%;锂离子电池5792.6万只,增长64.3%;太阳能电池1338.5万千瓦,增长95.7%;集成电路8883.02万块,增长88.8%,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钢铁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钢铁产能向沿海和铁路沿线地区聚集,唐山、邯郸钢铁产能占全省的近80%。高炉、转炉装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薄板坯连铸连轧等工艺流程技术优势明显,全省7家钢铁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占全国的1/4。汽车制造企业加速向新。长城汽车等整车企业向新能源转型,拥有燃油、纯电和混动等多种技术路线,产品涵盖乘用车、客车及轻、中、重卡系列。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5.7万辆,比2020年增长5.3倍,我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
绿色环保加速推进。钢铁企业全面创A。2024年,全省钢铁行业钢渣、高炉渣、铁尘泥等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率接近100%,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钢铁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稳居全国第一;39个冶炼厂点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国首位。节能降耗持续推进。世界最大的承德丰宁36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全容量投产,全省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总规模居全国第1位;风电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总量居全国第2位。
创新能力加速赋能。创新驱动成效彰显。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2%,比2020年提高4.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22.3%,比2020年提高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757.3亿元,比2020年增长56.0%。创新成果助力发展。科技特派团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16项。东方物探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现我省零的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巩固提升制造业优势,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周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