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普团队“空降”高中 解锁生物课的N种可能
来源: 长城网  吴新光
2025-11-23 15:58:29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吴新光)显微镜下的细胞之舞、亲手提取DNA的神秘仪式、破解植物密码的校园寻宝——这可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邯郸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首届生物学科节的真实画面。11月18日,河北省生命科学探秘科普示范基地派出30名师生志愿者强势助阵,与该学校生物教研组联手打造了一场突破想象的沉浸式生命科学科普盛宴。

高校科普示范基地与高中联合举办生物学科节,使高中生得以近距离接触生物科研前沿,多维度探索生命奥秘。

  “想知道癌细胞是怎么‘黑化’的吗?”王伟涛博士一开口就抓住了所有同学的心。这位科研专家将实验室里的硬核知识化作生动故事,从基因编辑到免疫疗法,前沿科技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名词,而成了触手可及的奇迹。现场问答环节,同学们脑洞大开的问题让博士连连点赞:“这届高中生,妥妥的未来科学家。”

  整个校园化身为巨型实验室,每个年级都解锁了专属科学体验。

  高一学生变身“植物侦探”,手持标本夹穿梭校园。银杏叶的扇形脉络、蔷薇科植物的锯齿边缘,这些平日擦肩而过的绿意,此刻都成了探究对象。同学们将采集的叶片精心压制,制作成专属植物标本——原来生物课本的知识,就藏在这片再熟悉不过的校园里。

河北省生命科学探秘科普示范基地志愿者讲解植物标本知识。

  高二学生秒穿“自然博物馆”。从扑棱翅膀的蝴蝶标本到威严的猛禽模型,志愿者用进化故事串起亿万年生命史诗。站在等比例人体解剖模型前,有同学惊呼:“第一次看清自己的‘内部构造’,比乐高复杂一万倍!”

  最硬核的当属高三实验区。显微镜镜头下,细胞分裂的魔幻现场正在上演:染色体重组、纺锤体牵引,教科书上的静态插图“活”了过来。分子实验台上更上演着高科技大戏——同学们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从草莓中提取DNA,当白色絮状物在试管中浮现时,全场沸腾:“这就是生命的源代码。”

河北省生命科学探秘科普示范基地志愿者讲解人体骨骼知识。

  当PCR仪(基因扩增仪)在高中实验室亮起运行指示灯,当凝胶电泳出现清晰的蓝色条带,这些往常只能在大学实验室见到的场景,此刻正由高中生亲手操作。该活动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科学教育从‘纸上谈兵’变成‘亲手造梦’。”

  这场跨界合作打造了院校协同育人的精彩范本——高校的顶尖科普资源如活水般注入中学校园,高中生的科研梦想在此刻被真实点亮。正如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所说:“今天之前,生物是必修课;今天之后,生物是未来的一种可能。”

关键词
责任编辑:白亚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