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一个年产50万吨的铁塔智能制造项目正以“聪明工厂”的姿态,重塑传统铁塔制造的产业形态。这个总投资7.5亿元、占地232亩的河北省重点项目,不仅是唐山沿海产业转型的示范样本,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智能“铁匠”,锻造基建“铁脊梁”
走进生产车间,焊接机器人精准舞动,激光切割机平稳作业,自动送料、钻孔、打标一气呵成。在这里,少的是工人,多的是智能化生产线协同作业。“这里的产线从上下料到焊接、镀锌,全程实现智能化控制,属于国内领先水平。”河北扩疆铁塔制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波介绍,项目应用双线并行智慧型生产线,成功推动传统生产线从“半辅助”向 “全自动化”转型。这些钢筋铁骨的能工巧匠并非单打独斗,在ERP和MES两大系统构建的“超级大脑”全盘调度下,配合得有条不紊。
绿色镀锌技术,为铁塔穿上“防护服”
铁塔常年矗立户外,如何抵御风雨侵蚀?答案是——“绿色”镀锌。河北扩疆铁塔制造有限公司50万吨铁塔智能制造项目,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全智能化镀锌生产线,既能确保每一件产品镀层均匀、耐腐蚀性强,同时,先进的环保设备还能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和废气超低排放。此外,每件产品的唯一二维码,更是让其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依港兴产,延伸沿海“产业链”
作为唐山沿海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该项目瞄准唐山沿海地区配套完整的钢铁产业链和海运优势,原料优先采用河钢乐钢、河北天柱钢铁等本地企业的产品,形成了产业链的良性循环。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吃钢大户”——年可消耗本地钢材60多万吨,实现营业收入超40亿元。目前,一期角钢车间、二期镀锌车间已投产,三期预计2026年6月全面完工,将构建起集生产、研发、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项目产品涵盖1100kV以下输电铁塔、5G通信塔、风电设备等,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通信行业、新能源建设等重点领域,为国家基础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也有力推动沿海钢铁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杨波介绍,目前,该项目已承接国家电网、中国铁塔等订单,生产订单已达11000吨,部分产品销往中东、东南亚、非洲,成为河北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港产融合,绘就沿海产业新蓝图
该项目的快速发展是唐山向海图强战略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唐山市持续推动钢铁生产基地向沿海布局,海港经济开发区及周边区域已聚集多家钢铁企业,精品钢铁成为其主导产业之一。从“制造”到“智造”,从“高耗能”到“绿色化”,正如这座“铁塔智造高地”,唐山沿海产业体系在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进程中,为河北沿海产业发展注入着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