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观察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中国外贸如何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打造新优势、闯出新天地、展现新作为?
新春过后,记者赴浙江、江苏、广东、重庆等地走访调研,深入车间厂房、产业园区、边境口岸等一线,跟随企业向“新”求“进”的步伐,感受中国外贸发展的底气、活力与韧性。
快马加鞭,铆足干劲开新局
企业的忙碌里,升腾着经济的温度。
行走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火热劲儿扑面而来。9日,“世界超市”义乌迎来蛇年开市。当天,7.5万商户开门迎客,210万种商品迭代上新,市场总人流量达23.5万人次,为近三年来新高。
在万里之外的阿联酋,苏州速迈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吉龙正带领公司外贸团队,奔走于乙巳新春过后企业的第一场展会。“由于3D显示、4K影像等技术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企业最新研发的外视镜、手术显微镜等数字化产品获得了来自阿联酋、沙特、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客户的青睐。”王吉龙说。
人勤春早争朝夕,跃马扬鞭正当时。
从“第一批订单”到“第一场展会”;从春节期间开启“不打烊”模式加紧生产赶制订单,到争分夺秒变身“空中飞人”出国洽谈或参与展会;从港口吞吐量创新高,到中欧班列密集发车……不少企业满弦开工,成为外贸经营主体迎难而上、主动出击的生动注脚。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表示,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制造业产业链优势,且经济基础稳、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存量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加之企业“苦练内功”,将为外贸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主动作为,拓展发展新空间
如今,要想在越来越“卷”的国际贸易中脱颖而出,外贸企业必须主动作为,向“新”而行——顺应新趋势、瞄准新产业、打造新品牌、培育新模式。
在广东省深圳市石岩街道的创维电视工厂车间,一台台配备多项“黑科技”的壁纸电视有序下线。这些电视所拥有的Mini LED背光技术,让画面色彩鲜艳,但亮而不溢,能带来更佳观影体验。“受益于科技驱动、品质升级和文化融合,我们2024年电视出货量保持全球前列。”创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家电、服装、家具等“老三样”加快转型焕新,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发展势头迅猛。2024年,我国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新产业塑造新优势,新业态孕育新动能。
眼下,苏州贝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鋆正忙着对接海外主播、联络欧美时尚博主。这家以婚纱礼服类产品为主要经营业务的跨境电商企业计划今年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的本地化生产经营能力,持续扩围“朋友圈”。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魏浩表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支撑。“随着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高度融合,监管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外贸提质增量的新空间还将不断拓展。”
着眼长远,双向奔赴育新机
政策是引导发展方向的“指南针”。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才能为外贸质升量稳注入更大动能。
在近期密集举行的地方两会和各地“新春第一会”中,稳外贸成为关键词之一:广东看好非洲、南太平洋岛国等市场潜力;上海表示要千方百计扩大增量,在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上下功夫;重庆将加快构建“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浙江强调要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
与此同时,多部门也出台措施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海关总署将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模式创新;金融机构将加大对外贸易领域信贷投放和对小微外贸企业及贸易金融支持力度……
展望未来,一系列政策举措将释放重大利好,助力外贸企业轻装上阵,打开更大市场,迎来更大机遇。
今年4月,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在越南新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即将投产,预计今年产值能达16亿元。
“坚持练好内功,做好创新发展,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应对变局,迎难而上。”谈及未来发展,公司通机事业部总经理冷文强话语坚定。
千磨万击还坚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外贸定将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直面风雨的身姿愈发坚挺,在锻造新优势中展现更大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