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交出亮眼成绩单
来源: 光明日报  李兰冰
2025-02-20 11:07:21
分享: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区域重大战略以来,交通一体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突出,一次又一次交出亮眼成绩单。11年来,从高速公路网越织越密到“一小时交通圈”取得新进展,从京津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行到“京津双城记”唱响新旋律,从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到跨省通勤新体验……这些不仅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生动实践,也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密切经济联系、要素流动与人员往来的真实写照。

  交通一体化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仅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也包括交通运输服务“软联通”。其中,“硬联通”主要表现为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综合交通网络,重点在于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破空间分割;“软联通”主要表现为构建协同开放、经济高效、安全畅通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区域协同治理能力是打破阻碍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体制障碍、激发“硬联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关键变量。纵观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演化历程,总体呈现“硬联通”与“软联通”并行的基本特点,同时表现出在“硬联通”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向“软联通”倾斜的动态趋势。

  具体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余年来,京津冀三地加速推进城市群建设,以统筹“硬联通”和“软联通”为核心主线,持续推动交通一体化走深走实。一是着力优化城市间以及地区间交通通道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形,互联互通的公路网络全面构筑,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逐渐形成。目前京津冀地区已逐步建立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和以“四纵四横一环”运输通道为主骨架、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新格局。二是着力打通阻碍交通网络畅通的“断头路”与“瓶颈路”。合力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将打通“断头路”和改善“瓶颈路”纳入相关规划,聚力解决资金及土地等问题,通过京台高速北京段、京秦高速天津段等一大批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京津冀交通网络建设的断点、堵点难题,进一步夯实交通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三是着力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政策、标准、机制等有效衔接。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协同治理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协同机制等方式,重点围绕运输服务升级、数据共享共用、执法协同、治理联动等领域着力破除相关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致力于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交通一体化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支撑,对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交通一体化有利于拉近城市间以及地区间的时空距离,通过提升通勤效率、降低出行成本、改善物流体系等多种渠道便利居民生活与工作。另一方面,交通一体化有利于通过压缩城市间以及地区间的贸易成本,催生市场一体化、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等促进效应,从而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新使命,京津冀地区迫切需要以创新性思维更大力度推进交通一体化“硬联通”与“软联通”双向赋能模式探索,更加精准地解决交通一体化提质增效问题,更加有效地发挥交通一体化对市场协同、产业协同、空间协同等多维度拓展深化的牵引支撑作用,为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坚实基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强的发展力量。

关键词
京津冀 交通
责任编辑:赵博轩
TOP